本报杭州1月19日电由浙江省考委、浙江省教委和本报教育部联合举办的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研讨会今天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一致认为,农村的现代化是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浙江自考向农村延伸的实践为农村考生创造了更多、更好的教育机会,为农村培养了“能飞却飞不远”的“永久牌”实用专门人才,实践证明,这是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去年12月28日,本报头版头条《烛照农村现代化的神圣之光》报道了浙江省自考向农村延伸的成功实践和有益探索。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阅后作了批示:“大力发展高教自学考试,符合国情、省情。我省自考办的工作值得表扬,我省人口多,特别是农村人口多,相对而言高校少,许多有志之士失去了直接进入高校受教育的机会。高教自学考试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一事业前途广阔,应再接再厉,继续巩固发展。”
浙江省副省长、浙江自考委主任鲁松庭在会上发言认为,加快自学考试事业的发展步伐,拓宽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的渠道,是提高全民素质,加快实现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延伸、发展。就浙江省的实践来看,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发展,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全方位推进。首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还要制定和完善相应政策,增强自学考试的吸引力;要加强农村自学考试的基地建设;要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全国考委副主任王明达认为,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实施科教兴农,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为农村培养大批各类人才。浙江的实践表明,自学考试已成为农村青年接受高等教育,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的有效形式。农村的自考能真正健康发展起来,需要在政策支持、专业设置、助学辅导、教学资料、考务管理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他强调指出,推进农村自考必须重视质量,重视实效,不要单纯追求规模的扩大。
教育部自考办主任杨学为认为,面向农村是自学考试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这项工作才刚刚起步,全国各级考办要充分认识自考面向农村的重要意义,转变教育观念,根据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确立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和计划,做好助学工作,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潘懋元教授认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发达国家在六七十年代就已进入大众化阶段,现在已经进入或正在进入普及化阶段。而中国高等教育距离大众化的最低限的入学率15%还有相当距离——1997年为7.6%。面临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中国高等教育如何大众化?最大的困难是资金投入和毕业生就业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对策就是:高等教育向农村延伸,让70%以上的农村青年接受高等教育,并在农村创造就业机会。而要让农村青年接受高等教育,自考是一条捷径。高教大众化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教通向农村是中国高教大众化的必由之路,高教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在解决资金投入不足与毕业生就业困难上都是大众化的捷径,这条捷径1997年已经为中国高教大众化提高了1.5个百分点,加大高教自考向农村延伸的力度,2010年达到大众化的阶段是可能的。浙江省教委副主任黄新茂建议,建立县级助学基地,实行县级高教资源共享。
会议由浙江省教委主任侯靖方主持。本报副总编汪远平在会上发了言;本报教育部主任林和文、浙江自考办主任葛为民也出席了会议。